环境保护从来都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对于“治霾基本靠吹”、治霾全靠“老天爷”等冷幽默,环保部部长陈吉宁表示,“绿色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11月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等一字坐开,委员们发出了犀利的提问,问问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治霾全靠“老天爷”?
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
“治霾基本靠吹”,这虽然是群众的冷幽默,但也透露出一些无奈。
在专题询问现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发问:“我国绿色发展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如何?”
“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陈吉宁此话一出,会场中顿时有些议论的声音。
陈吉宁解释:“是要贯彻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环保技术创新;实施环保的重大工程;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市场活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动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等。
对于吕薇委员提出的如何解决大气污染物的高排放量问题,国务委员王勇表示,下一步将全面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着力减少燃煤排放和机动车排放,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减少散煤使用,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加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强化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责任主体不明确?
统筹管理后能喝上放心水
“以水为例,在管理体制上责任主体并不明确,不仅有地方政府负总责,而且有环保部、水利部、住建部等部门的分工负责,同时还新提出了党政同责以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王毅委员质疑,如何在环境质量目标指导下,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及其分工?
“环境保护从来都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需要多个部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陈吉宁接过考题,他表示,各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以排污许可为基础。”陈吉宁说,要整合衔接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等固定源管理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一证式”管理,形成系统完整、权责清晰、监管有效的污染源管理新格局。
威胁到粮食安全?
土壤污染可控可治
近年来,“砷毒”“血铅”“镉米”“毒地”等事件频发,让重金属污染成为最受关注的公众事件之一。土壤污染及其带来的粮食安全、国民健康等问题引起了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恐慌。
“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解决?”“土壤污染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的主要威胁是什么?”罗亮权委员和王明雯委员接连发问。
农业部提出,将争取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用量“零增长”。张桃林表示,会采取测土配方施肥、集成示范推广、机械化施化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等“减肥增效”科学施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
同时开展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加速新型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推广应用,逐步淘汰低效的农药品种,推进科学用肥和精准使用,争取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覆盖率、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和农药的利用率能够达到40%以上。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说,当前受污染的农用地及其工业污染场地的治理和用途管控中,最突出的问题还是缺乏专门性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体系也需要建立和完善。
有些土壤超标了,但是产品不超标;也有农产品超标了,但是土壤不超标。张桃林表示,“我国主要农产品安全是有保障的”,我国耕地土壤超标主要是轻度超标,绝大部分受污染耕地是可防的、可控的、可治的,严重污染不可逆的情况是极少数。